浙贝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风热咳嗽,指风热犯肺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嗽 [复制链接]

1#

导语:风热咳嗽(exogenouscoughwithwind-heatsyndrome),是指风热犯肺,肺失宣降所致的咳嗽病证。临床以咳嗽气粗,咳黄黏痰,咽痛,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或浮滑为主要特征。发生与风热犯肺有关,本病病位较浅,及时治疗多能迅速痊愈,预后一般良好。如果迁延失治,可转化为内伤咳嗽。

一、风热咳嗽的基本致病原因

风热犯肺

外邪侵袭肺脏,多因天气冷热失常,气候突变,人体未能适应,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,风热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,肺卫受感,导致肺气宣发清肃失常。

二、风热咳嗽的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

(一)总述

本病以咳嗽气粗,咳黄黏痰,咽痛,舌红,苔薄黄,脉浮数或浮滑为主要特征。多起病急,病程短,常伴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。

(二)典型症状

1、咳嗽咳痰

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,随后痰量增多,咳嗽频繁剧烈,咳痰不爽,痰黏或稠黄。

2、全身症状

通常全身症状较轻,可有发热恶风,流黄涕,口渴,头痛,舌质红,舌苔薄黄,脉浮数等肺卫表证。

三、风热咳嗽的各种检查方法

(一)实验室检查

1、血常规

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并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,血沉加快。

2、痰液检查

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,以区别肺系炎症、肿瘤及心力衰竭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疾患。

(二)影像学检查

X线检查

对肺部结构的观察比较直观,可以了解咳嗽是否由呼吸系统疾病引发。

四、风热咳嗽的诊断原则、依据及诊断方法

(一)诊断原则

医生通常根据患者以咳嗽咳痰,痰多质稠,或为黄痰等临床特点,以及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。此外,通常还需要与有相似症状的肺痨、肺胀等进行鉴别。

(二)诊断依据

1、临床表现

以咳嗽、咳痰为主症,多起病急,病程短,常伴恶寒,发热等肺卫表证。

2、辅助检查

痰液检查、X线检查、血常规等,有利于明确诊断。

(三)鉴别诊断

风热咳嗽和痰热咳嗽

两者都有发热,咳嗽,最根本的不同在于痰热咳嗽是内伤,风热咳嗽是外感。另外,痰热咳嗽多在咳嗽时表现明显,虽然平时感觉身体有热感,温度却不一定超过常温。重要的是风热咳嗽有身热同时伴有恶风或恶寒,痰热咳嗽绝无恶寒的表现。其次,风热咳嗽每当感受风热邪气之后立即发病,很快达到高峰,一旦风热被解除,咳嗽便随之消失,所以病程较短,痰热咳嗽为内伤所致,脏腑功能失调存在的时间较长。

五、风热咳嗽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

(一)治疗原则

外感咳嗽多是新病,常常在不慎受凉后突然发生,伴随鼻塞流涕、恶寒发热、全身酸痛等症状,属实证,多以风寒、风热、风燥为主,治应祛邪利肺为主,邪去则正安。

(二)对症治疗

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。

1、如果出现咳嗽严重的患者,可加浙贝母、枇杷叶等。

2、如果出现肺热明显的患者,可加用黄芩、鱼腥草等。

3、如果出现咽痛,声音嘶哑遏患者,可加用牛蒡子、射干等。

4、如果出现热伤肺津,咽口干燥,舌质红的患者,可加用南沙参、天花粉、芦根等。

5、如果出现痰中带血的患者,可加用白茅根、藕节等。

6、如果夏季出现咳嗽,胸闷,心烦,口渴,小便色红、舌红,苔腻、脉濡数等的患者,可加用滑石、鲜荷叶。

(三)药物治疗

1、方药:桑菊饮加减。

2、常用中药:桑叶、菊花、杏仁、连翘、薄荷、桔梗、芦根、甘草。

3、中成药:强力枇杷露、治咳川贝枇杷露、肺力咳合剂、急支糖浆、桑菊感冒合剂、复方双花片。

4、相关药品

强力枇杷露、治咳川贝枇杷露、肺力咳合剂、急支糖浆、桑菊感冒合剂、复方双花片等,视病情辨证选用。

(四)其他治疗

针灸治疗

选取肺俞、中府、列缺、太渊,配伍大椎、曲池、尺泽。针用泻法。在实施针刺疗法的过程中,项部、胸背部位的穴位需谨慎操作,掌握好针刺角度、方向和深度。

六、风热咳嗽的心理、用药等日常各项护理

(一)心理护理

保持心情愉悦,避免精神刺激,学会自我情绪调节。病程较长者,消除思想顾虑,增强治疗的信心。

(二)用药护理

1、遵医嘱按时用药,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。

2、如果咳嗽影响病人休息,经医生准许给服镇静剂,如枣仁粉冲服。

(三)生活管理

1、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与温度,空气流通,禁止室内吸烟,防止灰尘和特殊气味刺激。

2、咯痰不畅可取半卧位,并轻拍背部,使痰液易于咯出。

3、咳痰多、呼吸有浊气,应加强口腔护理,可用20%一枝黄花液或甘草银花液漱口。

4、注意休息和气候变化,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。

(四)病情监测

1、注意观察咳嗽性质、程度、持续时间、节律及有无恶寒、发热、汗出、咳痰等。

2、注意观察痰液的色、质、量及咳吐情况。

3、如果出现咳嗽增剧、胸痛,提示病情加重,应及时报告医生。

(五)饮食建议

1、宜食清热疏风食品,如菊花、白萝卜、薄荷等。

2、饮食宜清淡易食,可多食梨、枇杷、荸荠等新鲜蔬菜水果。

3、鼓励多饮水,以补充津液。

(六)饮食禁忌

1、忌食油腻性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肥肉、肥肉、奶油、蟹黄、乳制品等。

2、忌食辛辣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辣椒、胡椒、花椒等。

七、风热咳嗽的常见预防措施

本病发生主要与感受外邪有关,因此,平时注意季节的变化,注意饮食有节,加强体育锻炼等措施,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1、注意四时气候变化,随气温冷暖增减衣被,防寒保暖,避免外邪侵袭。

2、改善生活环境,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。

3、增强体质,适当锻炼,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活动项目,如散步、打太极拳等。

4、注意调节情志,保持乐观情绪,避免急躁易怒。

5、饮食有节,忌食肥腻、辛辣、过咸食物,戒烟忌酒。

结语:本病病位较浅,及时治疗多能迅速痊愈,预后一般良好。如果迁延失治,损伤肺气,容易反复感受外邪,肺脏逐渐亏虚,可转化为内伤咳嗽。如果引起风热咳嗽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,或者生活起居调护不当,可能会引起本病再次发作。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,避免感受外邪,注意口腔清洁卫生,保持心情舒畅等良好的护理干预,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